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小兒頭瘡方第二十六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腑臟有熱,熱氣上沖于頭,而復(fù)有風(fēng)濕乘之,濕熱相搏,折血氣,血變生瘡。

    《極要方》云∶胡粉膏主之。

    胡粉水銀(各二兩)松脂豬膏(各四兩)上,煎成去滓,納水銀,胡粉和調(diào),涂瘡上,日二,大人蒸治之。

    今按∶《千金方》云∶銀膏在下條。

    《產(chǎn)經(jīng)》云∶梁上塵,下篩,麻油和,先洗瘡畢,拭燥,敷上。

    《僧深方》云∶燒竹葉,和雞子白,敷之,不過三愈。

    《蘇敬本草注》云∶生嚼胡麻,涂之,大效。

    《葛氏方》云∶雞屎燒冶為末,和豬脂,敷之。

    《劉涓子方》云∶取臘月豬屎燒末敷之,良。

    《經(jīng)心方》∶治小兒一切頭瘡久,即疽癢不生痂,藜蘆膏方∶黃連(八分)藜蘆(二分)黃柏(八分)礬石(八兩)雄黃(八分)松脂(八分)六味,以豬膏二升,煎令調(diào),先以赤龍皮湯洗,敷之。

    《子母秘錄》云∶竹葉燒灰,和雞子白敷之。(《僧深方》云∶不過三,愈之。)《范汪方》∶治小兒頭瘡,面赤有瘡,日月益甚方∶黃連赤小豆熬,分等作屑,和豬膏涂之。

    《千金方》治小兒頭瘡經(jīng)年不瘥方∶松脂(六分)大黃(四分)苦參(五分)黃連(六分)胡粉(四分)凡五味,下篩,以豬膏和研水銀散敷上。

    《徐之才方》云∶白帝瘡,小兒頭上瘡團團然白色者是也,大蒜揩白處,早朝敷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