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服石身體腫方第二十三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皇甫謐云∶或周體悉腫,不能自轉(zhuǎn),從坐久停息,不飲酒,藥氣沉在皮膚之內(nèi),血脈不通故也。飲酒冷洗,自勞行步即瘥。不能行者,使健人扶曳行之。

    《秦承祖方》云∶凡藥發(fā)之后,身體浮腫,多取冷所致,甘草湯方∶甘草(三兩,炙)梔子(十四枚)凡二物,以湯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又云∶療散發(fā)赤腫貼方∶黃芩(四兩)雞子(四枚)吳茱萸(四兩)凡三物,搗下粗篩,以水一升,合雞子白于器攪之,令沸出,染巾,貼腫上,溫復(fù)易之,數(shù)十過(guò)。

    《千金方》云∶若從腳腫向上稍進(jìn)入腹則殺人方∶赤小豆(一斗)以水三斗,煮爛出豆,以漬腳膝以下,日一,數(shù)日為之,愈矣。

    又云∶若已入腹者,不須漬煮豆食之,斷一切姜菜飲食米曲,唯只食豆一物,渴飲汁,瘥乃止。

    又云∶散發(fā)赤腫摩膏方∶生地黃(五兩)大黃(一兩)木(李。杏,或本此字)仁(三十枚)生章陸(三兩)四味,切,酢漬一宿,豬脂一升,煎章陸黑,去滓,摩之,日三夜一。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