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眾蛇螫人方第三十五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凡中蛇,不應(yīng)言蛇,皆言蟲,及云地索,勿正言其名也。惡蛇之類甚多,而毒差劇。時四月、五月,中青;三月,蒼虺、白頸、大蜴;六月、七月,中竹狩、艾蝮、黑甲、赤目、黃口、反鉤、白、青角,此皆蛇毒之猛者,中人不即治多死。又云有赤、黃頷之類,有六七種。水中黑色者,名公蠣,山中一種亦相似,并不聞螫人。

    又云∶有鉤蛇,尾如鉤,能倒?fàn)咳双F入水,沒而食。

    又云∶南方有鉤蛇人忽傷之,不死,則終身伺覓其主,不置。雖百人眾中,亦直來取之,唯遠(yuǎn)去出百里乃免耳。

    又云∶有拖蛇,長七、八尺,如船拖狀,毒人必死。即削取船,煮汁漬之,便瘥。

    又云∶毒,此是諸毒蛇,夏日毒盛不泄,皆嚙草木,及吐毒著草木上,人誤犯著此者,其毒與被蛇螫不殊,但瘡腫上有物如蟲蛇眼狀,以此別之。

    又云∶凡蛇瘡未愈,禁熱食,熱食便發(fā)。

    《本草》云∶蛇虺、百蟲毒,雄黃、巴豆、麝香、干姜并解。

    《葛氏方》云∶中蛇毒,勿得渡水,渡水則痛甚于初螫,雖車船亦不免。

    又云∶治眾蛇螫人方∶搗草以敷瘡上,立愈,神良。

    又方∶搗生蓼絞取汁飲少少,以滓敷之。

    又方∶青藍(lán)敷之。

    又方∶嚼干姜敷瘡上。

    又云∶治蛇瘡敗經(jīng)月不愈方∶先以鹽湯洗去瘡中敗肉,見血止,取千釜KT草,搗篩以敷之則愈。

    又云∶治蛇螫人瘡已合愈,而余毒在肉中淫之痛癢方∶取小、大蒜各一升,合搗,熱湯淋之,以汁灌瘡良,舂薄亦良。

    又云∶治蛇螫人若通身洪腫者方∶取糠四五斗,著大甕中,以水潑之,令上未滿五升許,又以好酒潑之,以置火上,令沸氣出,熏瘡口,使毒出則消。

    《僧深方》治眾蛇螫人方∶以頭垢著瘡中,大良。

    《極要方》蛇螫人方∶含口椒、蒼耳苗,合搗以敷瘡上。

    又方∶生椒三合,好豉四兩,以人唾和搗敷,立定。

    《集驗方》治眾蛇螫人方∶搗大蒜涂之即愈。

    《廣利方》蛇咬瘡方∶雄黃(四分)干姜(六分)麝香(一分,研)搗,篩,以驗醋和涂瘡上。

    又方∶暖酒淋洗,日三,良。

    《龍門方》蛇螫方∶蜂巢燒灰封瘥。

    又方∶搗梨敷之。(《耆婆方》同之。)又云∶毒入腹者方∶羊蹄草葉一握,搗汁飲,吐瘥。(《耆婆方》同之。)《耆婆方》惡蛇所螫方∶取苦莒菜,搗敷螫處。又飲汁一、二升即瘥。

    又方∶搗車前草根、莖,敷,驗。

    《蘇敬本草注》云∶眾蛇螫人,搗茺蔚敷之。

    又云∶蛇螫人,通身腫,櫻桃葉搗封之。又絞汁服之。

    《醫(yī)門方》治蛇虺螫人方∶急灸螫處二七粒,燃以雄黃,麝香末敷之,日五、六,無藥但灸之。

    又方∶荏葉熟搗,豬脂和敷上,立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