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魘不寤方第五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人睡眠,則魂魄外游,為鬼所魘,屈其精神,弱者魘則久不得寤,乃至氣暴《集驗方》治卒魘欲死方∶搗生韭汁灌鼻孔中,劇者并灌兩耳。

    《徐伯方》治魘喚不寤方∶取蔥葉針鼻中,慎勿火照。

    《葛氏方》云∶臥魘不寤,勿以火照之,照之殺人。但痛嚙其踵及足拇指甲際,而多唾其面末皂莢,以管吹納兩鼻孔中,即起。已三四日猶可吹之。

    又方∶末灶中黃土,吹納兩鼻孔中。

    又方∶取韭菜搗,以汁吹其鼻孔中,冬月掘根可絞。

    又方∶以筆毛刺鼻孔,男左女右,可展轉(zhuǎn)進之。

    又方∶以牛若馬臨魘人上二百息,青牛尤佳。

    又方∶末菖蒲吹鼻中,末桂納舌下。

    又方∶令一人坐頭首,一人于戶外呼病者姓名,坐人應(yīng)曰人諾,在便即得蘇也。(今按《救又云∶喜魘及惡夢者方∶枕真射香一子于頭邊。

    又方∶帶雄黃,男左女右。

    又方∶作犀角枕佳。

    又方∶以虎頭為枕。

    又方∶以青木香納枕中,并帶之。

    《千金方》治魘不寤方∶雄黃如棗大,系左腋下,令人終身不肯魘。(《集驗方》同之。)又方∶伏龍肝末,吹鼻中。

    《養(yǎng)性志》云∶人魘勿燃火喚之,魘死不疑。暗喚之,吉,但得遠喚之,不得近而急喚,喜《救急單驗方》療魘死方∶引牛臨鼻,少時即活。

    又方∶嚙其足拇指爪甲際,活。

    《范汪方》治魘死符法,魘死未久故可活方∶書此符燒令黑,以少水和之,置死人口,懸鏡死者耳前,擊鏡呼死人,不過半日即生。

    “KTKT”丹書之。

    《新錄方》若魘不悟者方∶酒服發(fā)灰一撮許。

    又方∶搗蒴根莖,取汁一升服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nèi)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dǎo)攻補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lǐng) 而成書。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趙宜真
  • 作者:
  • 作者:
    羅浮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