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牙痛為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癥狀,牙齒及周圍組織的疾病最常見的是牙周炎、齲齒、牙髓炎,牙鄰近神經(jīng)(如三叉神經(jīng)痛)、組織的牽涉痛及全身疾病也可引起牙痛。若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可引起或加劇本癥。
中醫(yī)學將牙痛大體分為胃火、風火、虛火三型:①胃火牙痛,齒痛較劇,遇冷痛減,口渴口臭,大便秘結(jié),舌苔黃厚,脈數(shù)大或洪數(shù);②風火牙痛,齒痛而腫,兼有惡寒發(fā)熱,脈浮數(shù);③虛火牙痛,病勢較緩,隱隱作痛,時作時止,日輕夜重,遇冷痛增,脈細數(shù)。
針灸治療牙痛主穴取合谷、頰車穴。毫針刺,用瀉法或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留針20~30分鐘。臨證選穴,宜隨癥加減。上牙痛加下關(guān);下牙痛加大迎;胃火加內(nèi)庭、解溪;風火加風池;虛火加太溪。
按:頰車屬局部取穴法,有行氣通絡止痛之功效;合谷疏風清熱,它們都是治療牙痛的經(jīng)驗穴。《雜病穴法歌》曰:“牙風面腫頰車靈,合谷臨泣瀉不數(shù)?!比『瞎扰c頰車遠近相應,以治牙痛與面腫;取足臨泣,乃是上病取下,引氣下行。同理,至陰、厲兌與大敦等穴,亦可斟酌取用,而不必為足臨泣所拘?!栋侔Y賦》又曰:“陽谷、俠溪,頷腫口噤并治?!迸c合谷、臨溪的意義相同,亦可同用或單用于牙齦腫痛。
針刺對牙痛效果良好。一般急性發(fā)作,牙痛劇烈者,往往有一針定痛之妙。但對齲齒感染、壞死性牙髓炎、智齒難生等效果較差,應同時進行病因治療。平時應注意口腔衛(wèi)生,避免酸、甜、冷、熱等刺激。(王維恒)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牙痛為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癥狀,牙齒及周圍組織的疾病最常見的是牙周炎、齲齒、牙髓炎,牙鄰近神經(jīng)(如三叉神經(jīng)痛)、組織的牽涉痛及全身疾病也可引起牙痛。若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可引起或加劇本癥。
中醫(yī)學將牙痛大體分為胃火、風火、虛火三型:①胃火牙痛,齒痛較劇,遇冷痛減,口渴口臭,大便秘結(jié),舌苔黃厚,脈數(shù)大或洪數(shù);②風火牙痛,齒痛而腫,兼有惡寒發(fā)熱,脈浮數(shù);③虛火牙痛,病勢較緩,隱隱作痛,時作時止,日輕夜重,遇冷痛增,脈細數(shù)。
針灸治療牙痛主穴取合谷、頰車穴。毫針刺,用瀉法或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留針20~30分鐘。臨證選穴,宜隨癥加減。上牙痛加下關(guān);下牙痛加大迎;胃火加內(nèi)庭、解溪;風火加風池;虛火加太溪。
按:頰車屬局部取穴法,有行氣通絡止痛之功效;合谷疏風清熱,它們都是治療牙痛的經(jīng)驗穴。《雜病穴法歌》曰:“牙風面腫頰車靈,合谷臨泣瀉不數(shù)?!比『瞎扰c頰車遠近相應,以治牙痛與面腫;取足臨泣,乃是上病取下,引氣下行。同理,至陰、厲兌與大敦等穴,亦可斟酌取用,而不必為足臨泣所拘?!栋侔Y賦》又曰:“陽谷、俠溪,頷腫口噤并治?!迸c合谷、臨溪的意義相同,亦可同用或單用于牙齦腫痛。
針刺對牙痛效果良好。一般急性發(fā)作,牙痛劇烈者,往往有一針定痛之妙。但對齲齒感染、壞死性牙髓炎、智齒難生等效果較差,應同時進行病因治療。平時應注意口腔衛(wèi)生,避免酸、甜、冷、熱等刺激。(王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