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方歌】陰陽二氣疽脊旁,腫消軟硬變不常,七情內(nèi)乖逆榮衛(wèi),如期膿潰自無妨。
【注】此證生于脊背之旁,乍膿乍消,時軟時硬。由七情內(nèi)乖,榮衛(wèi)不和而生也。初發(fā)令人寒熱往來,若大渴神清,高腫脈洪,二七膿成,潰破者順;若不渴神昏,漫腫脈細(xì),應(yīng)期無膿,飲食不思者逆。初服奪命丹以退寒熱,次服仙方活命飲。其余內(nèi)外治法,俱按癰疽腫瘍、潰瘍門。
方劑:奪命丹
組成:輕粉白砒(面裹,火煨)
麝香(各五分)白礬(〔火段〕)
辰砂(為衣)血竭(各一錢)
雄黃(二錢)
蟾酥(干者,酒化入藥,二錢)
乳香沒藥寒水石(〔火段〕)銅綠(各二錢)
蝸牛(連殼,二十一個)
上為細(xì)末,先將蝸牛研爛如泥,勻合前藥。丸如不成,加好黃酒少許,打三、五百下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丸,先用蔥白一寸,令病者嚼爛,自吐于手心內(nèi),男用左手,女用上手,將藥丸裹入蔥泥內(nèi),用無灰酒一大鐘,溫?zé)崴拖?,被蓋汗出為度。重者不過三服,不可多用。
【方歌】奪命丹中粉麝香,砒礬砂竭共雄黃,蟾酥乳沒兼寒水,銅緣蝸牛用最良。
又方:仙方活命飲(見腫瘍門)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方歌】陰陽二氣疽脊旁,腫消軟硬變不常,七情內(nèi)乖逆榮衛(wèi),如期膿潰自無妨。
【注】此證生于脊背之旁,乍膿乍消,時軟時硬。由七情內(nèi)乖,榮衛(wèi)不和而生也。初發(fā)令人寒熱往來,若大渴神清,高腫脈洪,二七膿成,潰破者順;若不渴神昏,漫腫脈細(xì),應(yīng)期無膿,飲食不思者逆。初服奪命丹以退寒熱,次服仙方活命飲。其余內(nèi)外治法,俱按癰疽腫瘍、潰瘍門。
方劑:奪命丹
組成:輕粉白砒(面裹,火煨)
麝香(各五分)白礬(〔火段〕)
辰砂(為衣)血竭(各一錢)
雄黃(二錢)
蟾酥(干者,酒化入藥,二錢)
乳香沒藥寒水石(〔火段〕)銅綠(各二錢)
蝸牛(連殼,二十一個)
上為細(xì)末,先將蝸牛研爛如泥,勻合前藥。丸如不成,加好黃酒少許,打三、五百下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丸,先用蔥白一寸,令病者嚼爛,自吐于手心內(nèi),男用左手,女用上手,將藥丸裹入蔥泥內(nèi),用無灰酒一大鐘,溫?zé)崴拖?,被蓋汗出為度。重者不過三服,不可多用。
【方歌】奪命丹中粉麝香,砒礬砂竭共雄黃,蟾酥乳沒兼寒水,銅緣蝸牛用最良。
又方:仙方活命飲(見腫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