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停痰 傷食 腳氣 虛煩 內癰1。相類傷寒有五證,頭疼發(fā)熱惡風寒,停痰頭項不強痛,胸滿難息氣沖咽。傷食惡食身無痛,痞悶失氣噫作酸,腳氣腳膝脛腫痛,或為干枯大便難。虛煩微熱無表里,內癰能食審疼緣,肺癰喘咳胸引痛,唾粘腥臭吐膿涎,胃癰當胃痛難近,腸癰腫痛少腹堅,身皮甲錯腹中急,便數(shù)似淋證中看。
【注】類傷寒五證,初病之時,皆與太陽表證相類。一曰停痰,但胸滿不得息氣,上沖咽,頭項不強痛,與傷寒異耳。一曰傷食,但身無痛,心下痞悶,失氣,噫氣,作酸,吞酸,與傷寒異耳。一曰腳氣,但病起自腳,腳膝兩脛腫痛,或干枯腫痛,名曰干腳氣,大便硬難,與傷寒異耳一曰虛煩,惟發(fā)熱而煩,無表里證,與傷寒異耳。一曰內癰,其狀頗類傷寒,但飲食如故,有癰痛之處,與傷寒異耳。胸中隱痛,或喘或咳,吐唾腥粘,是肺癰也。當胃作痛,手不可近,是胃癰也。少腹重痛,便數(shù)似淋,身皮甲錯,是腸癰也。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停痰 傷食 腳氣 虛煩 內癰1。相類傷寒有五證,頭疼發(fā)熱惡風寒,停痰頭項不強痛,胸滿難息氣沖咽。傷食惡食身無痛,痞悶失氣噫作酸,腳氣腳膝脛腫痛,或為干枯大便難。虛煩微熱無表里,內癰能食審疼緣,肺癰喘咳胸引痛,唾粘腥臭吐膿涎,胃癰當胃痛難近,腸癰腫痛少腹堅,身皮甲錯腹中急,便數(shù)似淋證中看。
【注】類傷寒五證,初病之時,皆與太陽表證相類。一曰停痰,但胸滿不得息氣,上沖咽,頭項不強痛,與傷寒異耳。一曰傷食,但身無痛,心下痞悶,失氣,噫氣,作酸,吞酸,與傷寒異耳。一曰腳氣,但病起自腳,腳膝兩脛腫痛,或干枯腫痛,名曰干腳氣,大便硬難,與傷寒異耳一曰虛煩,惟發(fā)熱而煩,無表里證,與傷寒異耳。一曰內癰,其狀頗類傷寒,但飲食如故,有癰痛之處,與傷寒異耳。胸中隱痛,或喘或咳,吐唾腥粘,是肺癰也。當胃作痛,手不可近,是胃癰也。少腹重痛,便數(shù)似淋,身皮甲錯,是腸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