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大半夏湯方

    作者: 吳謙

    半夏(洗、浣用)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一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千金方』云:大半夏湯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和馀_方』云:大半夏湯治嘔心下痞□者。

    【集解】

    高世栻曰:朝食暮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胃反但吐不嘔,然吐不離乎嘔,故曰:

    胃反嘔吐者,用半夏助燥氣以消谷,人參補元氣以安胃,白蜜入水揚之,使甘味散于水中,水得蜜而和緩,蜜得水而淡滲,庶胃反平而嘔吐愈。李升璽曰:嘔家不宜甘味,此用白蜜何也?不知此胃反自屬脾虛,經(jīng)所謂甘味入脾,歸其所喜是也。況君以半夏,味辛而止嘔,佐以人參溫氣而補中,胃反自立止矣。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注】

    胃反吐而不渴者,寒也??视嬎?,飲也。故以茯苓澤瀉湯,補陽利水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