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鄰村李姓婦,年近四旬,得脅下疼證。
病因平素肝氣不舒,繼因暴怒,脅下陡然作疼。
證候兩脅下掀疼甚劇,呻吟不止,其左脅之疼尤甚,倩人以手按之則其疼稍愈,心中時(shí)覺發(fā)熱,惡心欲作嘔吐,脈左右兩部皆弦硬。
診斷此肝氣膽火相助橫恣,欲上升而不能透膈,郁于脅下而作疼也。當(dāng)平其肝氣瀉其膽火,其疼自愈。
處方川楝子(八錢搗碎) 生杭芍(四錢) 生明沒藥(四錢) 生麥芽(三錢)三棱(三錢) 莪術(shù)(三錢) 茵陳(二錢) 龍膽草(二錢) 連翹(三錢)
磨取生鐵銹濃水,煎藥取湯一大盅,溫服。
方解方中川楝、芍藥、龍膽,引氣火下降者也。茵陳、生麥芽,引氣火上散者也。三棱、莪術(shù),開氣火之凝結(jié),連翹、沒藥,消氣火之彌漫,用鐵銹水煎藥者,借金之余氣,以鎮(zhèn)肝膽之木也。
效果煎服一劑后其疼頓止,而仍覺氣分不舒,遂將川楝、三棱、莪術(shù)各減半,再加柴胡二錢,一劑全愈。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shí)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shí)》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bǔ)編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鄰村李姓婦,年近四旬,得脅下疼證。
病因平素肝氣不舒,繼因暴怒,脅下陡然作疼。
證候兩脅下掀疼甚劇,呻吟不止,其左脅之疼尤甚,倩人以手按之則其疼稍愈,心中時(shí)覺發(fā)熱,惡心欲作嘔吐,脈左右兩部皆弦硬。
診斷此肝氣膽火相助橫恣,欲上升而不能透膈,郁于脅下而作疼也。當(dāng)平其肝氣瀉其膽火,其疼自愈。
處方川楝子(八錢搗碎) 生杭芍(四錢) 生明沒藥(四錢) 生麥芽(三錢)三棱(三錢) 莪術(shù)(三錢) 茵陳(二錢) 龍膽草(二錢) 連翹(三錢)
磨取生鐵銹濃水,煎藥取湯一大盅,溫服。
方解方中川楝、芍藥、龍膽,引氣火下降者也。茵陳、生麥芽,引氣火上散者也。三棱、莪術(shù),開氣火之凝結(jié),連翹、沒藥,消氣火之彌漫,用鐵銹水煎藥者,借金之余氣,以鎮(zhèn)肝膽之木也。
效果煎服一劑后其疼頓止,而仍覺氣分不舒,遂將川楝、三棱、莪術(shù)各減半,再加柴胡二錢,一劑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