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綱目》 水腫

    作者: 樓英

    〔丹〕白文舉兒五歲,身面皆腫,尿多。

    山梔(炒) 桑皮(炒。各一錢) 黃芩(二錢半) 白術(shù) 蘇梗(各一錢半)

    上 咀,作三帖,水一盞半,煎至半盞,食前溫服。

    〔湯〕退腫散氣方。

    赤小豆 陳皮 蘿卜子 甘草(炙。各半兩) 木香(炮,七分)

    上為粗末,姜、棗煎服,大小加減。

    又方

    白術(shù)(炒) 木香(炮) 甘草(炙) 茴香(炒) 青皮(各半兩,巴豆三十粒,去膜同青皮炒,去巴豆不用)

    上為末,米飲調(diào)下。

    又方 用錢氏益黃散加木香,去丁香,加蘿卜子,去訶子,為末,大小加減,米飲調(diào)下。

    〔錢〕腫病腎熱傳于膀胱,熱盛逆于脾胃,脾虛而不能制腎水,反克脾土,脾隨水行,脾主四肢,故流走而身面皆腫也。若加喘者,重也。何以然?腎水勝而克退脾土,反勝心火,心又勝肺,肺為心克,故喘?;騿栐弧眯男谭?,肺本見虛,今何喘實?曰∶此有二,一者肺大喘,此五臟逆;二者腎水氣上行,旁侵于肺,故令大喘,此皆難治。

    〔《明》〕水氣浮腫∶分水三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