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獸)拔毒外脫
象牙(專入肌肉)。味甘性寒。按象性主剛猛。而牙則善脫。故凡皮肉間有形滯物。及邪魅驚悸風(fēng)癇。并惡瘡內(nèi)有毒未拔者。服之立能有效。以其具有脫性。故能以脫引脫耳。是以癰腫不解。用牙磨水服之。并挫末蜜調(diào)。涂之即效。諸鐵竹木刺入肉。刮削煎湯。溫服即愈。諸骨鯁入于喉。刮下薄片頻服即吐。不吐再服。以吐出為度。象皮味咸氣溫。專治金瘡不合。用皮 灰存性敷之。亦可熬膏入散。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dāng)時(shí)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dāng)時(shí)的配方手冊。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獸)拔毒外脫
象牙(專入肌肉)。味甘性寒。按象性主剛猛。而牙則善脫。故凡皮肉間有形滯物。及邪魅驚悸風(fēng)癇。并惡瘡內(nèi)有毒未拔者。服之立能有效。以其具有脫性。故能以脫引脫耳。是以癰腫不解。用牙磨水服之。并挫末蜜調(diào)。涂之即效。諸鐵竹木刺入肉。刮削煎湯。溫服即愈。諸骨鯁入于喉。刮下薄片頻服即吐。不吐再服。以吐出為度。象皮味咸氣溫。專治金瘡不合。用皮 灰存性敷之。亦可熬膏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