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源流論》 古今方劑大小論

    今人以古人氣體充實,故方劑分兩甚重,此無稽之說也。自三代至漢、晉,升斗權(quán)衡,異同,以今較之,不過十分之二。(余親見漢時,有六升銅量,容今之一升二合。)如桂枝湯,傷寒大大劑也。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二兩,共八兩為一劑。在今只一兩六錢,又分三服,則一服不過五錢三仞零。他方有藥品多者,亦不過倍之而已。況古時之藥,醫(yī)者自備,俱用鮮者,分兩以鮮者為準(zhǔn),干則折算。如半夏、麥冬之類,皆生大而干小。至附子,則野生者甚小,后人種之乃肥大,皆有確證。今人每方必十余味每味三四錢,則一劑重一三兩矣。更有熟地用至四兩一劑者,尤屬可怪。古丸藥如烏梅丸,每服如桐子大十丸,今秤不過二三分,今則用三四錢至七八錢矣。古末藥用方寸經(jīng)匕,不過今之六七分,今服三四錢矣。古人用藥,分兩未嘗從重。(《周禮·遺人》凡萬民之食,食者人四,六斗四升曰,四共二石五斗六升,為人一月之食,則每日食八升有余矣。蓋一升只二合也。)二十年來,時醫(yī)誤閱古方,增重分兩,此風(fēng)日熾。即使對病,無氣不勝藥力,亦必有害,況更與病相反,害不尤速乎?既不考古,又無師授,無怪乎其動成笑柄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龐安石
  • 作者:
    鄭壽全,字欽安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吳坤安
  • 作者:
    嚴(yán)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作者:
  •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