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正傳》 便濁遺精

    作者: 虞傳

    《內(nèi)經(jīng)》曰∶諸轉(zhuǎn)反戾,水液混濁,皆屬于熱。夫便濁之證,因脾胃之濕熱下流,滲入膀胱,故使便溲或白或赤而混濁不清也。《原病式》曰∶如夏月天氣熱甚,則水液混濁、林木流津是也。血虛而熱甚者,則為赤濁,此心與小腸主病屬火故也。氣虛而熱微者,則為白濁,肺與大腸主病屬金故也。丹溪曰∶大率多是濕痰流注,宜燥中宮之濕。又曰∶治宜燥濕降火,兼升舉之法。此皆至要之語也。外有遺精滑泄之候,與濁相類,不可一例而推。夫遺精者,多夢與鬼交而泄,名曰夢遺?;螂S溲溺而出,謂之精滑。亦有思想無窮、所愿不遂而得之者,治宜安心神以降火。又有因好色太過、房勞致虛而得之者,治法宜滋水臟以復真陰。是皆千古不易之定論也,學人詳之。

    脈法

    兩尺脈洪數(shù),必便濁失精。女人尺脈澀而弱者,或洪數(shù)而促者,皆為便濁白帶。心脈短小,因心虛所致,必遺精便濁。

    方法

    丹溪曰∶便濁屬溫熱,有痰有虛。赤屬血,由小腸屬火故也。白屬氣,由大腸屬金故也。大率皆是濕痰流注,宜燥中宮之濕。赤者,乃是濕傷血。胃中濁氣下流,滲入膀胱。

    肥白人多痰,治宜燥濕降火,兼升提之。大法,二陳湯加二術(shù)、升、柴,赤者加白芍藥,煎服。

    一人便濁,嘗有半年,或時夢遺,形瘦,作心虛主治,以珍珠粉丸和定志丸服效。(方見怔忡門。)

    夢遺主熱,精滑主濕熱,熱則流通故也。

    內(nèi)傷,氣血虛,不能固守,當補,以八物湯加減吞樗木根丸。

    大法用青黛、海石、黃柏。

    精滑用知母、黃柏降火,牡蠣、蛤粉燥濕,白濁同法治。

    一方用良姜三錢,芍藥、黃柏(炒焦)各二錢,樗根白皮一兩五錢,為末糊丸,每服三十丸。

    思想而得病在心,治當安心神以帶補。一法用溫膽湯去竹茹,加人參、遠志、蓮肉、酸棗仁、茯神煎服。

    一方治便濁丸藥。

    樗白皮 黃柏(炒) 青黛 干姜(炒) 滑石 蛤粉(炒,各等分)

    神曲糊為丸服之。

    戴氏曰∶黃柏治溫熱,青黛解熱,蛤粉咸寒入腎,滑石利竅,炒干姜味苦,斂肺氣下降,使陰血生,且能監(jiān)制。

    二陳湯治濁,加升提之藥,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珍珠粉丸治精滑白濁等證。

    黃柏 真蛤粉(各一斤) 珍珠(三兩,一方無此味,而有青黛)

    上為末,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溫酒下,或加樗根白皮、滑石、青黛等藥。

    半苓丸治白濁。

    神曲 半夏(燥濕) 豬苓(分水,等分)

    曲糊丸服。

    虛勞者,用補陰藥。胃弱者,兼用人參,及升麻、柴胡升胃中之清氣。

    張子元氣血兩虛,有痰便濁,陰火痛風。

    人參(一兩) 白術(shù)(五錢) 熟地黃 黃柏(炒黑色,各二兩) 山藥 海石 瑣陽(各五錢) 干姜(五錢,燒灰存性) 南星(一兩,煨裂) 龜板(酥炙,二兩)

    上為細末,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姜鹽湯下。

    燥濕痰、治白濁方,如肝脈弦者,須以青黛瀉肝,大概不可純用涼藥。(盧氏曰∶病因濕熱,藥的矣,然亦不可專用寒涼藥,故用炒柏之類,又以干姜之溫而佐之也。)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六條)

    妙香散(局方) 治心虛遺精白濁。

    麝香(一錢,另研) 人參(五分) 木香(二錢五分,煨) 茯苓 茯神 黃 遠志(去心炒,各一兩) 桔梗甘草(各五錢) 辰砂(二錢,另研) 山藥(二兩,姜汁炙)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服,不拘時。

    秘真丸(河間) 治思想無窮,所愿不遂,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fā)為筋痿,及為白淫,及白物隨溲而下,或夢與陰人通泄耳。

    白龍骨(一兩,另研) 訶子皮(大者五枚) 縮砂仁(五錢,去殼) 朱砂(一兩,另研,以一分為衣)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空心溫酒下,冷水亦可。不可多服,太秘?;蛴檬[白茶湯下。

    萆 厘清飲(楊氏家傳) 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寒,小便白濁,頻數(shù)無度,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腳澄下,凝結(jié)如膏糊之狀。

    石菖蒲 烏藥 益智仁 川萆 白茯苓(各一錢) 甘草梢(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入鹽一錢,煎至一盞,空心服。

    治濁固本丸(東垣)

    蓮花須 黃連(炒,各二兩) 白茯苓 砂仁 益智 半夏(湯泡七次,去皮臍) 黃柏(炒,各一兩) 甘草(炙,三兩) 豬苓(二兩五錢)

    為末,蒸餅為丸,空心溫酒下五十丸。

    九龍丹(丹溪) 治精滑。

    枸杞子 金櫻子 山果子(又名山楂) 蓮肉 佛座須(連花心也) 熟地黃 芡實 白茯苓 川歸(各等分)

    上為末,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或酒或鹽湯送下。如精滑便濁者,服二、三日,溺清如水,飲食倍常,行步輕健。婦人厭產(chǎn)者,二、三服便住孕。如仍欲產(chǎn),服通利之藥。

    水陸二仙丹(錄驗) 治遺精、白濁、夢泄、脫精等證。

    金櫻子(一斗) 芡實(二斤)

    上以芡實去殼,杵為細末,取金櫻子黃熟者,用籃盛于水中杵去刺,又于石臼中杵碎,去核凈再杵細,絞取自然汁,煎熬成飴糖,和芡實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姜鹽湯送下。

    定志珍珠粉丸(丹溪) 治心虛夢泄。

    人參 白茯苓(各三兩) 遠志(去心) 石菖蒲(各二兩) 海蛤粉 黃柏(炒焦色,各三兩) 樗根皮(二兩)

    青黛(二兩)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青黛為衣,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鹽湯下。

    (丹溪活套)云∶赤白濁,乃胃中痰積下流,滲入膀胱,宜用二陳湯加升麻、柴胡、防風之類以提之。肥白人屬濕熱,加蒼術(shù)、白術(shù)、炒黃柏、黃荊子之類?;蛴袙逗?,本方加炒干姜、肉桂,甚者加附子。有心虛不能固守,及平素虛寒之人,本方加萆 、石菖蒲、益智、炒干姜、牡蠣、龍骨之類。氣虛者,本方加黃 、白術(shù)、人參,或加附子之類。

    赤者,多有血虛瘦弱之人得之,宜四物湯加酒知母、酒炒黃柏,煎湯送下珍珠粉丸。赤白濁小腹疼痛不可忍者,宜作寒治,東垣酒煮當歸丸最妙。(方見婦人門。)

    (祖?zhèn)鞣剑?/strong>

    秘真丹治好色腎虛,遺精夢泄,白淫白濁等證。

    菟絲子(酒浸炒) 韭子(炒) 柏子仁(各一兩) 龍骨( ) 牡蠣( ,醋淬) 山茱萸(去復選肉) 赤石脂(各五錢, ) 補骨脂(一兩,炒) 遠志(去心) 巴戟(去心) 覆盆子 枸杞子 黃柏(鹽酒炒黑色) 山藥(各七錢五分) 芡實(去殼) 杜仲(姜汁炒絲斷,各一兩) 金櫻子(半青黃者去刺復選肉,焙干,二兩) 干姜(炒黑色一兩) 鹿角膠(一兩五錢,炒成珠)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姜鹽湯下。

    (醫(yī)案)

    蓮塘朱顯重,病遺精潮熱,不起床三月矣,召予治。脈之,左右寸關(guān)皆浮虛無力,兩尺洪大而軟,與補中益氣湯加熟地黃、知母、黃柏、地骨皮煎,吞下珍珠粉丸。外做小篦籠一個,以籠陰莖,勿使搭肉。服藥三十余帖,一月平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