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摘粹》 喘促

    作者: 未知

    〔喘促提綱〕 風寒水飲喘由生,肺腎不交病亦成,或?qū)嵒蛱摶蚋靼?,總宜臨證辨分明。

    小青龍證

    (方見傷寒) 風寒外感解無從,實喘旋生氣上沖,此證須將何藥治,妙方惟有小青龍。

    射干麻黃湯

    (證附) 外感風寒實喘時,治宜紫菀款冬施,麻干細味兼姜夏,表里宣通效出奇。

    姜苓半夏證

    (方見痰飲) 水飲停留勢甚狂,釀成實喘不安康,驅(qū)除寒濕須何藥,宜用姜苓半夏湯。

    小半夏加茯苓湯

    (證附) 實喘如因水飲停,生姜行氣且通經(jīng),降沖半夏攻尤妙,去濕還宜加茯苓。

    真武證

    (方見傷寒) 如逢虛喘要詳參,肺腎不交水化痰,真武湯煎原可治,方中精義有誰諳。

    六君子加味證

    (方見瘧疾) 半實半虛有濕寒,居然喘促未能安,六君子用真神妙,加入生姜治不難。

    麥門冬證

    (方見咳嗽) 半實半虛火逆升,病加喘促力難勝,麥冬湯用真神妙,補泄兼施是上乘。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