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摘粹》 鼻病

    作者: 未知

    鼻病者,手太陰之不清也。肺竅于鼻,宗氣所由出入而行呼吸者也。必肺降而氣清,其鼻竅乃宣通而不窒。若肺逆不降,則宗氣壅阻,而鼻塞流涕之病作矣。蓋肺主皮毛,如外感風(fēng)寒,而皮毛竅閉,肺氣不宣,其沖激于鼻竅,則為嚏噴。其熏蒸于鼻竅,則為清涕。久之,涕清者,化為濁則滯塞而膠粘。再久之,涕白者,化為黃則臭敗而穢惡,久而不愈,色味如膿,則鼻癰之病成矣。如中氣不運(yùn),肺金壅滿,即不感風(fēng)寒,而濁涕時(shí)下者,此即鼻淵之謂也。而究其本原,總由土濕胃逆,濁氣填塞于上,肺是以無降路矣。如肺氣郁升,鼻塞涕多者,以桔梗元參湯主之。如肺熱鼻塞濁涕粘黃者,以五味石膏湯主之。如鼻孔發(fā)熱生瘡者,以黃芩貝母湯主之。如鼻塞聲重語言不清者,以苓澤姜蘇湯主之。

    桔梗元參湯

    桔梗(三錢) 元參(三錢) 杏仁(三錢) 橘皮(三錢) 半夏(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生姜(三錢) 水煎大半杯,熱服。

    五味石膏湯

    五味(一錢) 石膏(三錢) 杏仁(三錢) 半夏(三錢) 元參(三錢) 茯苓(三錢) 桔梗(三錢) 生姜(三錢) 水煎大半杯,熱服。胃寒,加干姜。

    黃芩貝母湯

    黃芩(二錢) 柴胡(三錢) 元參(三錢) 桔梗(三錢) 杏仁(三錢) 五味(一錢) 貝母(三錢去心) 芍藥(三錢) 水煎大半杯,熱服。

    苓澤姜蘇湯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生姜(三錢) 杏仁(三錢) 甘草(二錢) 橘皮(三錢)蘇葉(三錢) 水煎大半杯,熱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