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摘粹》 疝氣

    作者: 未知

    疝氣者,睪丸腫大而痛也。其證雖屬肝腎之邪,而實原于任脈?!督?jīng)》云∶任脈為病,男子內(nèi)結(jié)七疝是也。水寒木郁,陰氣結(jié)滯,乃成此證。法宜溫水木之寒,散腎肝之結(jié),則疝氣自消矣。如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者,以烏頭桂枝湯加味主之。如寒疝,宜去濕調(diào)氣者,以五苓散加味主之。外法以鍛石敷之。如狐疝之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者,用蜘蛛散亦良。

    烏頭桂枝加味湯

    烏頭(三錢泡)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甘草(二錢) 生姜(三錢) 吳茱萸(三錢泡) 澤瀉(三錢) 大棗(四枚) 水煎大半杯,溫服。其臃腫偏墜者,用此藥煎湯熱洗之。

    或用藥末盛帶中熱熨之,日作數(shù)次,令其囊消而止。

    五苓散

    (方見痰飲) 加小茴木香、木通、金鈴子,如痛甚須防其潰爛,加金銀花為君,再加乳香、沒藥為佐。如麻木不痛,恐為 疝,宜加桃仁、附子、蓽茇、沙參、蒺藜,蜜丸,鹽湯送下。

    外治法

    用雄黃(一兩),礬石(二兩),甘草(五錢),煮湯洗之。

    蜘蛛散

    蜘蛛(十四枚焦炒) 桂枝(五分) 研末,取八分一匕,飲和,日再服,蜜丸亦可。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蔣介繁
  • 作者:
    陳其瑞
  • 作者:
    陳士鐸
  • 作者:
    汪讱庵
  • 作者:
    黃宮繡
  • 作者:
    張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術(shù)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作者:
  • 作者: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