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xué)全書。
不能食者,胃中元氣虛也。然有虛冷虛熱之異,虛冷者,胃陽敗則濕勝其燥,雖食而不能消化,其證面黃白,身常惡寒,大便溏秘?zé)o常是也。虛熱者,胃陰竭則燥勝其濕,不食而常覺飽悶,其證面黃赤,身常惡熱,大便燥結(jié)不通是也。谷勞一證,其人怠惰嗜臥,肢體煩重,腹?jié)M善饑而不能食,食已則發(fā),谷氣不行使然也。如胃虛冷不能食者,以消食丸主之。如胃虛熱不能食者,以資生丸主之。如谷勞不能食,以沉香湯,椒姜大麥湯主之。
消食丸
麥 (一升) 神曲(一升) 干姜(四兩炮) 烏梅(四兩焙) 茯苓(五兩)用蜜為丸,每服十五丸,日再。加至四十丸。
資生丸
白術(shù)(三兩,米泔水浸用山黃土拌九蒸曬去土切片焙干) 橘皮(二兩) 山楂(二兩蒸)神曲(二兩炒) 茯苓(一兩五錢,人乳拌飯上蒸曬干) 人參(三兩,人乳浸透飯鍋上蒸透) 白豆蔻(五錢微炒) 扁豆(一兩炒) 蓮肉(一兩去心炒) 山藥(一兩半炒) 芡實(一兩半炒) 薏仁(二兩炒) 上為末,煉蜜丸,每服二錢,細(xì)嚼,淡鹽湯下。
沉香湯
沉香(一錢) 枳實(二錢) 人參(三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姜制) 杏仁(三錢)甘草(二錢) 陳皮(三錢) 白術(shù)(三錢土炒) 生姜(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椒姜大麥湯
大麥芽(一升炒) 川椒(一兩炒) 干姜(三兩) 共搗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