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心悟》 舌

    舌者,心之竅。凡傷寒癥,津液如常,此邪在表而未傳里也。見白胎而滑,邪在少陽,半表半里之間也。見黃胎而干燥,邪已入里,胃腑熱甚也,宜下之。見黑胎芒刺,破裂干枯邪熱盛極,腎水枯涸,至重之候也,宜急下之。若舌黑津潤,不破裂干燥,此直中寒證也宜急溫之。夫寒證舌黑,本色也。而熱癥反赤為黃,反黃為黑者,何也?蓋熱極反兼水化若燔柴然,火變成炭,至危之候也。凡舌腫脹,或重舌、木舌、舌生芒刺,舌苔黃燥,皆熱甚也。凡舌硬、舌強、舌短縮、舌卷、神氣昏亂、語言不清者,皆危癥也。又陰陽易病,吐舌數(shù)寸者,危惡已甚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