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水果)補脾澀氣
蓮子(專入脾。兼入心腎)。書載能入心脾腎三經(jīng)。然氣稟清芳。味得中和。甘溫而澀。究皆脾家藥耳。中和則上下安養(yǎng)。君令臣恭而無不交之患矣。(馮兆張曰。按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生生不息。節(jié)節(jié)含藏。中含白肉。內(nèi)隱清心。根須花果葉節(jié)皮心。皆為良藥。稟芬芳之氣。合稼穡之味。為脾之果。脾為中黃。所以交媾水火。會合金木者也。土旺則四臟皆安。而蓮之功大矣。)故書載能補心與腎。(有蓮子清心飲。)及通十二經(jīng)絡(luò)血脈。即是此意。且其味澀。則能使氣不走。而夢遺崩帶失血等癥可理。(白濁遺精。用石蓮肉龍骨益智仁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飯湯送下。)味澀則腸胃亦固。而無五更洞泄之虞。(同菟絲子五味子山茱萸山藥車前子肉豆蔻砂仁橘紅芡實人參補骨脂巴戟天。治脾腎俱虛。五更溏瀉。)惟大便燥者勿服。去心皮。蒸熟焙干用。得茯苓山藥白術(shù)枸杞良。蓮心味苦性寒。能治心熱。故產(chǎn)后血竭者最宜。石蓮色黑。入水則沉。入鹵則浮。煎鹽用此試鹵。味苦性寒。能除噤口熱毒淋濁。果因熱成。亦可以解。然必本于蓮實。老于蓮房。墜入污泥。經(jīng)久堅黑如石者方佳。若使出自粵東。產(chǎn)于樹上。大苦大寒。不宜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