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入門》 敗醬

    作者: 李橚

    敗醬苦咸化膿水,腸癰痔 能消補,逐瘀破 祛痹風(fēng),最益婦人陳良甫。

    出近道。葉似 ,叢生,花黃,根似柴胡,色紫,作陳敗豆醬氣。微寒,無毒。能化膿為水。消腸癰,補痔 ,一切瘡痍疥癬,丹毒暴熱,火瘡赤氣,馬鞍熱氣,除癰腫、浮腫、結(jié)熱,破多年凝血,消 結(jié),治風(fēng)毒、痿痹。陳良甫云∶即苦薺菜,最益婦人。治血氣心痛,赤白帶下,催生落胎,產(chǎn)后血暈,煩渴腹痛,胎前后諸病,皆治之。兼治赤眼,障目 肉, 耳,鼻洪吐血。八月采根,干,日銼碎,和甘草葉相拌,蒸半日,去甘草曬用。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