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從眾錄》 備方

    作者: 陳修園

    參附湯 術(shù)附湯 附湯(俱見《時(shí)方》、俱見氣喘)

    喻氏曰∶衛(wèi)外之陽不固而自汗,則用 附湯;脾中之陽遏郁而自汗,則用術(shù)附湯;腎中之陽凈游而自汗,則用參附湯。凡屬陽虛自汗,不能舍三方為治。又曰∶ 、附可以治風(fēng)虛,術(shù)、附可以治寒濕,參、附可以壯元神。三者亦交相為用。

    按∶用方之妙,得其性味化合,如珠之走盤,不拘成法。

    蓮棗麥豆湯

    治盜汗方。

    蓮子(七粒) 黑棗(七個(gè)) 浮麥(一合) 馬料豆(一合)

    用水一大碗,煎八分,服三劑。

    黃 豆湯

    黃 馬料豆

    二味同煎服,半月愈。

    五倍子膏

    用五倍子去蛀末,炙干研末,男用女唾,女用男唾,調(diào)濃糊,填臍中。外用舊膏藥貼之,勿令泄氣,兩次愈。

    黑豆棗梅湯(俱見《種福堂》)

    黑豆(三錢) 浮麥(一錢) 烏梅(三個(gè))

    水煎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