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郭通圓靜修庵尼.秋季患痢如魚(yú)腦.腹與脅牽引而痛.氣時(shí)下墮.肛門腫痛.纏綿月余.面黃肌瘦.里急后重.脈象虛大.余曰.濕熱郁蒸為?。ㄒ送富阍锖囊海粗鹦埃c病不合.故不能愈.乃與大豆黃卷、鮮藿香、黃連、黃芩、防風(fēng)、木香、佛手柑、蘿卜子、茅術(shù)、車前、薏苡、澤瀉、白芷、荷葉、青蒿腦、滑石等.服兩劑而病減半.乃去白芷、豆卷、茅術(shù).加石斛、茯苓.又四劑而病去其七八.后以調(diào)胃和中化濕之劑而愈.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郭通圓靜修庵尼.秋季患痢如魚(yú)腦.腹與脅牽引而痛.氣時(shí)下墮.肛門腫痛.纏綿月余.面黃肌瘦.里急后重.脈象虛大.余曰.濕熱郁蒸為?。ㄒ送富阍锖囊海粗鹦埃c病不合.故不能愈.乃與大豆黃卷、鮮藿香、黃連、黃芩、防風(fēng)、木香、佛手柑、蘿卜子、茅術(shù)、車前、薏苡、澤瀉、白芷、荷葉、青蒿腦、滑石等.服兩劑而病減半.乃去白芷、豆卷、茅術(shù).加石斛、茯苓.又四劑而病去其七八.后以調(diào)胃和中化濕之劑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