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真氣不足,遺精盜汗,目暗耳鳴,吸吸短氣,四肢酸倦,一切虛損等癥補骨脂(十兩,酒浸炒) 肉蓯蓉(酒洗,焙) 巴戟(去心) 葫蘆巴(各一斤,炒) 文蛤(八兩) 茯苓(六兩,去皮) 龍骨(二兩, ) 朱砂(三兩,另研)
上為細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xué)習(xí)。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真氣不足,遺精盜汗,目暗耳鳴,吸吸短氣,四肢酸倦,一切虛損等癥補骨脂(十兩,酒浸炒) 肉蓯蓉(酒洗,焙) 巴戟(去心) 葫蘆巴(各一斤,炒) 文蛤(八兩) 茯苓(六兩,去皮) 龍骨(二兩, ) 朱砂(三兩,另研)
上為細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