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現(xiàn)代院外急救手冊》 四、蘑菇中毒的急救

    蘑菇又稱蕈,有毒者谷稱毒蘑菇,屬于真菌。它們分布廣,種類多,全世界有百種,我國有50多種,其中最毒的10種,生長在陰暗潮濕處。蘑菇營養(yǎng)價值高,如香蘑、口蘑、松蘑等味鮮美,深受人們青睞。城市多食混雜的毒蘑,可使人中毒而死。毒蘑常見的有白帽、馬鞍、鬼筆蕈、粟茸蕈等。它們含的毒素亦不一,如毒蕈堿、毒蕈溶血素、毒蕈毒素等,人中毒后癥狀也不相同,多在食后數(shù)小時發(fā)病。

    (一)判斷 根據(jù)發(fā)病的癥狀和食用蘑菇病史多易判斷,且發(fā)病多在夏秋季,同食者同時發(fā)病。檢驗病人吃剩的蘑菇??稍\斷清楚。

    (二)癥狀

    胃腸病癥狀毒蕈樣癥狀神經(jīng)癥狀血液變化肝腎癥狀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水樣便帶血、失水及休克昏迷、發(fā)熱、嘔血、便血等流涎、多汗、血壓下降、心跳慢、瞳孔縮小、肺水腫、呼吸困難,死于呼吸衰竭幻覺、幻聽、譫妄、狂躁、抽搐、精神錯亂、昏迷等貧血、黃疸、紫斑等,嘔吐、便血肝大或縮小、黃疸、膽昏迷,少尿、無尿、蛋白尿及腎功能衰竭

    (三)急救

    1.輕癥者立即催吐。

    2.用濃茶水或用1:2000~1:5000高錳酸鉀洗胃。洗胃后灌入藥用炭10~20g。

    3.有條件時靜脈滴入5%葡萄糖鹽水。服用甘草綠豆湯(甘草30g、綠豆10g)排毒。

    4.送醫(yī)院搶治。

    (四)預防 毒蕈識別:顏色常鮮艷,傘蓋上長瘤,有斑點或羞點,或有裂溝、生泡、流漿、發(fā)粘、并有腥、辣、苦、訂、臭味。可疑時絕不可食用,這是預防蕈中毒的最可靠方法。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