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易讀》 菖蒲百七十六

    作者: 汪讱庵

    去毛微炒。秦皮、秦艽為使。惡地膽、麻黃,忌飴糖、羊肉、鐵器。石菖蒲良。

    辛,溫,苦,平,無毒。手少陽、足厥陰藥也。開心孔,通耳竅。明目發(fā)音,祛濕逐風(fēng),除痰消積,開胃寬中。療噤口毒痢,除風(fēng)痹驚癇。崩帶胎漏之疾,癰瘡疥瘙之 。

    生上洛池澤及蜀郡嚴(yán)道。一寸九節(jié)者良。今處處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時(shí)珍曰∶菖蒲凡五種∶生于池澤,蒲葉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菖蒲也;生于溪澗,蒲葉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菖蒲也;生于石水之間,葉有劍脊,瘦根密節(jié),高尺余者,石菖蒲也;人家以砂栽之,每春剪,愈剪愈細(xì),高四五寸,葉如韭,根如匙柄粗者,亦石菖蒲也。

    遍身生瘡,痛而不癢,粘著衣被,曉夕不臥,以數(shù)斤為細(xì)末,布席上臥之,即不粘衣,又得安臥,五七日瘥,神效。(驗(yàn)方第一。)

    飛絲入目,捶碎,左目塞右鼻,右塞左,神效。(第二。)

    頭瘡不瘥,為末,香油合敷,日三。(第三。)

    陰汗?jié)癜W,同蛇床末搽之。(第四。)

    病后耳聾,取汁滴之。(第五。)

    耳猝聾,同蓖麻子搗丸,綿包塞耳,日易之,七日愈。(第六。)

    產(chǎn)后崩中,酒煎服兩半。(第七。)

    赤白帶下,同故紙炒末酒下。(第八。)

    胎動不安,或痛或下血,取汁服。(第九。)

    肺損吐血,同白面新水下。(第十。)

    諸積鼓脹,半斤,斑蝥四兩同炒,去蝥,醋丸,服三十丸。(十一。)

    霍亂脹痛,四兩,每服一兩。(十二。)

    尸厥如死脈如常,為末吹鼻,仍煎服。(十三。)

    魘死不寤,勿以火照,但痛咬其踵,以菖蒲末吹鼻,且煎服。(十四。)

    聰耳明目,益智不忘,為末,酒常服之。(十五。)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