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目的用于解除尿潴留,探查尿道有無狹窄,尿細菌培養(yǎng),測量尿殘余量,測定膀胱的冷熱感、容量和膀胱減壓等?;杳浴⑿菘?、燒傷等危重病人,需準確記錄其尿量和用于化驗。
(二)操作方法病人仰臥,兩腿分開,屈膝,臀下墊橡皮單及治療巾,并置一便盆。用肥皂水棉球和溫水清洗外陰及尿道口,再用0.1%新潔爾滅消毒棉球清洗消毒兩次。一次棉球只能用一次。清洗消毒步驟以尿道口為中心,由下而上,由內(nèi)向外。
術者戴消毒手套,站在病人右側,陰部蓋無菌洞由,男性病人以無菌消毒巾裹住陰莖,露出尿道口。以左手拇、食指執(zhí)陰莖(婦性則分開小陰唇露出尿道口)右手持涂有潤滑劑的無菌導尿管慢慢插入尿道,男性約為15~20cm,女性4~6cm,將尿液引流于彎盤或便盆中。導尿完畢后,將尿管拔出。如屬做尿培養(yǎng)者留取中段尿,放入無菌試管中送檢。如需作留置導尿時,應將導尿管固定(女性病人導管纏繞后固定在大腿內(nèi)側面。男性病人固定導管纏繞后把陰莖靠在腹壁上或側邊固定),接上貯尿袋,懸于床旁,定時記錄尿量。
(三)注意事項
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防止尿路感染。
2.插導尿管時動作輕柔面緩慢,以免損傷尿道。
3.膀胱過度膨脹時不宜一次排空,以免引起膀胱粘膜急性充血。
4.金屬導尿管時易損傷尿道,盡量少用。
《串雅內(nèi)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術經(jīng)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一)目的用于解除尿潴留,探查尿道有無狹窄,尿細菌培養(yǎng),測量尿殘余量,測定膀胱的冷熱感、容量和膀胱減壓等?;杳浴⑿菘?、燒傷等危重病人,需準確記錄其尿量和用于化驗。
(二)操作方法病人仰臥,兩腿分開,屈膝,臀下墊橡皮單及治療巾,并置一便盆。用肥皂水棉球和溫水清洗外陰及尿道口,再用0.1%新潔爾滅消毒棉球清洗消毒兩次。一次棉球只能用一次。清洗消毒步驟以尿道口為中心,由下而上,由內(nèi)向外。
術者戴消毒手套,站在病人右側,陰部蓋無菌洞由,男性病人以無菌消毒巾裹住陰莖,露出尿道口。以左手拇、食指執(zhí)陰莖(婦性則分開小陰唇露出尿道口)右手持涂有潤滑劑的無菌導尿管慢慢插入尿道,男性約為15~20cm,女性4~6cm,將尿液引流于彎盤或便盆中。導尿完畢后,將尿管拔出。如屬做尿培養(yǎng)者留取中段尿,放入無菌試管中送檢。如需作留置導尿時,應將導尿管固定(女性病人導管纏繞后固定在大腿內(nèi)側面。男性病人固定導管纏繞后把陰莖靠在腹壁上或側邊固定),接上貯尿袋,懸于床旁,定時記錄尿量。
(三)注意事項
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防止尿路感染。
2.插導尿管時動作輕柔面緩慢,以免損傷尿道。
3.膀胱過度膨脹時不宜一次排空,以免引起膀胱粘膜急性充血。
4.金屬導尿管時易損傷尿道,盡量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