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麻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辛,平,有毒。主五勞七傷,利五臟,下血寒氣,破積,止痹,散膿。多食令人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輕身。

    一名麻勃,此麻花上勃勃者。七月七日采,良。麻子,味甘,平,無不老。療中風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積血,復血脈,乳婦產(chǎn)后余疾,長發(fā),可為沐藥。久服神仙。九月采。入土中者賊人。生太山川谷。

    畏牡蠣、白薇,惡茯苓。麻 即牡麻,牡麻則無實,今人作布及履用之。麻勃,方藥亦少用,術家合人參服之,令逆知未來事。其子中仁,合丸藥并釀酒,大善,而是滑利性。麻根汁及煮飲之,亦主瘀血、石淋。

    〔謹案〕 ,即麻實,非花也?!稜栄拧吩啤?, 實?!抖Y》云∶苴,麻之有 者。注云∶有子之麻為苴。皆謂子耳。陶以一名麻勃,謂勃勃然如花者,即以為花,重出子條,誤矣。既以麻 為米之上品,今用花為之,花豈堪食乎?根主產(chǎn)難胞衣不出,破血壅脹,帶下,崩中不止者,以水煮服之,效。漚麻汁,主消渴。搗葉水絞取汁,服五合,主蛔蟲。搗敷蝎毒,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