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栗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咸,溫,無毒。主益氣,濃腸胃,補腎氣,令人耐饑。生山陰,九月采。

    今會稽最豐,諸暨栗形大,皮濃不美,剡及始豐皮薄而甜。相傳有人患腳弱,往栗樹下食數(shù)升腎之義,然應(yīng)生啖之。今若餌服,故宜蒸曝之。

    〔謹(jǐn)案〕栗作粉,勝于療筋骨斷碎,疼痛,腫,瘀血有效。其皮名扶,搗為散,蜜和涂肉,令急縮;毛殼,療火丹瘡、毒腫;實飼孩兒,令齒不生。樹白皮水煮汁,主溪毒。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