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平,有毒。主目赤痛, 傷淚出,瘀血,血閉,寒熱,酸 ,無子。一名魂常。
生漢中川澤,五月取。
此虻不啖血,狀似虻而小,近道草中不見有,市人亦少有賣者,方家所用,惟是蜚虻也。
〔謹(jǐn)案〕虻有數(shù)種,并能啖血,商浙以南,江嶺間大有。木虻長大綠色,殆如次蟬,咂牛馬,或至頓仆。蜚虻狀如蜜蜂,黃黑色,今俗用多以此也。又一種小虻,名鹿虻,大如蠅,嚙牛馬亦猛,市人采賣之。三種同體,以療血為本,余療雖小有異同,用之不為嫌。何有木虻,而不啖血。木虻倍大蜚虻。陶云似虻而小者,未識之矣。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苦,平,有毒。主目赤痛, 傷淚出,瘀血,血閉,寒熱,酸 ,無子。一名魂常。
生漢中川澤,五月取。
此虻不啖血,狀似虻而小,近道草中不見有,市人亦少有賣者,方家所用,惟是蜚虻也。
〔謹(jǐn)案〕虻有數(shù)種,并能啖血,商浙以南,江嶺間大有。木虻長大綠色,殆如次蟬,咂牛馬,或至頓仆。蜚虻狀如蜜蜂,黃黑色,今俗用多以此也。又一種小虻,名鹿虻,大如蠅,嚙牛馬亦猛,市人采賣之。三種同體,以療血為本,余療雖小有異同,用之不為嫌。何有木虻,而不啖血。木虻倍大蜚虻。陶云似虻而小者,未識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