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酒洗良。忌萊菔、蔥、蒜、諸血。
甘,平,無毒。入手足少陰、厥陰。滋腎益陰,填髓生精,黑須烏發(fā),聰耳明目。經(jīng)候胎產(chǎn)取肥地黃洗凈,以揀下瘦短者搗絞汁,投石器浸漉,甑上蒸數(shù)次,光黑如漆也。近時(shí)造法,砂仁末在內(nèi),拌勻,入柳木甑內(nèi),蒸曬數(shù)次。今布中惟以酒煮熟耳。
咳而唾血,勞瘦骨蒸,生地末,煮粥食。(驗(yàn)方第一。)
吐血咳嗽,每酒下熟地末一錢。(第二。)
鼻血不已,生地同薄荷,末服。(第三。)
腸風(fēng)下血,生地同五味子,蜜丸服。(第四。)
疔腫乳癰,生地?fù)v敷,熱另易之。(第五。)
一切癰疽,未破疼痛,生地杵泥攤在上,摻木香末于中,又?jǐn)偵啬嘁恢?,貼之,三五次即內(nèi)消。(第六。)
打撲損傷,未破痛疾。同上(第七。)
物傷睛突,生地泥綿包敷之。(第八。)
目暴赤痛,生地、黑豆杵膏罨之。(第九。)
血熱牙痛,切生地咬之。(第十。)
牙動欲脫,生地綿包咂之,令汁漬根且咽之。(十一。)
耳中常鳴,生地塞之,數(shù)易。(十二。)
竹木入肉,生地杵爛敷之。(十三。)
骨蒸勞熱,生地或膏或蜜丸。(十四。)
睛被物傷,珠脹痛腫。外敷,搗爛生地膏。內(nèi)服川芎、生地、羚羊角、大黃、赤芍、枳殼、木香。(十五。)
腎氣丸干地黃 山茱萸肉 茯苓 澤瀉 丹皮 肉桂 附子治虛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又治婦人轉(zhuǎn)胞,不得小便,短氣。又治男子消渴尿多。
(瓊玉膏生地(十六分) 參末(一分) 茯苓末(三分)
入瓶內(nèi)封固,安鍋中煮三日,取出,浸井底一日,再煮。每用白湯下,或酒下。治虛勞干咳血癥。(第二。)
六味地黃丸熟地 山藥 茱萸肉 澤瀉 茯苓 丹皮治腎陰不足,發(fā)熱作渴,小便淋閉,氣壅痰嗽,頭目眩暈,目花耳聾,咽干吞痛,齒牙不固血虛發(fā)熱,失音等癥。(第三。)
八味地黃丸六味原方加桂、附。
蜜丸。治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又治婦人煩熱不臥,轉(zhuǎn)胞不溺。(第四。)
《原機(jī)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酒洗良。忌萊菔、蔥、蒜、諸血。
甘,平,無毒。入手足少陰、厥陰。滋腎益陰,填髓生精,黑須烏發(fā),聰耳明目。經(jīng)候胎產(chǎn)取肥地黃洗凈,以揀下瘦短者搗絞汁,投石器浸漉,甑上蒸數(shù)次,光黑如漆也。近時(shí)造法,砂仁末在內(nèi),拌勻,入柳木甑內(nèi),蒸曬數(shù)次。今布中惟以酒煮熟耳。
咳而唾血,勞瘦骨蒸,生地末,煮粥食。(驗(yàn)方第一。)
吐血咳嗽,每酒下熟地末一錢。(第二。)
鼻血不已,生地同薄荷,末服。(第三。)
腸風(fēng)下血,生地同五味子,蜜丸服。(第四。)
疔腫乳癰,生地?fù)v敷,熱另易之。(第五。)
一切癰疽,未破疼痛,生地杵泥攤在上,摻木香末于中,又?jǐn)偵啬嘁恢?,貼之,三五次即內(nèi)消。(第六。)
打撲損傷,未破痛疾。同上(第七。)
物傷睛突,生地泥綿包敷之。(第八。)
目暴赤痛,生地、黑豆杵膏罨之。(第九。)
血熱牙痛,切生地咬之。(第十。)
牙動欲脫,生地綿包咂之,令汁漬根且咽之。(十一。)
耳中常鳴,生地塞之,數(shù)易。(十二。)
竹木入肉,生地杵爛敷之。(十三。)
骨蒸勞熱,生地或膏或蜜丸。(十四。)
睛被物傷,珠脹痛腫。外敷,搗爛生地膏。內(nèi)服川芎、生地、羚羊角、大黃、赤芍、枳殼、木香。(十五。)
腎氣丸干地黃 山茱萸肉 茯苓 澤瀉 丹皮 肉桂 附子治虛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又治婦人轉(zhuǎn)胞,不得小便,短氣。又治男子消渴尿多。
(瓊玉膏生地(十六分) 參末(一分) 茯苓末(三分)
入瓶內(nèi)封固,安鍋中煮三日,取出,浸井底一日,再煮。每用白湯下,或酒下。治虛勞干咳血癥。(第二。)
六味地黃丸熟地 山藥 茱萸肉 澤瀉 茯苓 丹皮治腎陰不足,發(fā)熱作渴,小便淋閉,氣壅痰嗽,頭目眩暈,目花耳聾,咽干吞痛,齒牙不固血虛發(fā)熱,失音等癥。(第三。)
八味地黃丸六味原方加桂、附。
蜜丸。治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又治婦人煩熱不臥,轉(zhuǎn)胞不溺。(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