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苦,溫、微溫、微寒,無毒。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除風頭痛,長肌療風邪 曳,金瘡,可作沐藥面脂。實主風流四肢。一名鬼卿,山山谷。正月、二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
惡 茹。俗中皆用芎 根須,其形氣乃相類。而《桐君藥錄》說芎 苗似 木,論說花實皆東山別有 本,形氣甚相似,惟長大爾。
〔謹案〕蒿本,莖、葉、根、味與芎 小別,以其根上苗下似 根,故名 本。
今出宕州者,佳也。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辛、苦,溫、微溫、微寒,無毒。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除風頭痛,長肌療風邪 曳,金瘡,可作沐藥面脂。實主風流四肢。一名鬼卿,山山谷。正月、二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
惡 茹。俗中皆用芎 根須,其形氣乃相類。而《桐君藥錄》說芎 苗似 木,論說花實皆東山別有 本,形氣甚相似,惟長大爾。
〔謹案〕蒿本,莖、葉、根、味與芎 小別,以其根上苗下似 根,故名 本。
今出宕州者,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