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兒常見病單驗方》 水痘

    水痘是水痘病毒(時行邪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fā)于冬春二季,1~4歲小兒易患。發(fā)病較急,發(fā)熱頭痛,咳嗽流涕。一般經數小時至一天即見紅疹在身體軀干、頭面、四肢皮膚出現。初為斑疹,數小時后為丘疹,又數小時變水皰。痘疹呈橢圓形,大小不一,大如豆,小如粟,光亮如水珠,根腳紅散,皮薄而軟。數日后結痂,痂落不留麻痕。輕僅數粒,重者高熱不退,痘大密布,痘色紫暗,皰漿晦濁。分批出現,此起彼伏。治以疏風清熱,解毒除濕,或加涼血。

    (一)

    處方:鮮竹筍60克,小鯽魚1條。

    用法:煮湯食。有助輕透早愈。

    本方適用于水痘初起。

    (二)

    處方:白扁豆6克,貫眾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三)

    處方:黃花菜15克,竹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四)

    處方:杏仁3克,滑石3克,生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五)

    處方:白菜根30克,絲瓜藤6克,綠豆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六)

    處方:陳皮3克,蒲公英10克,蒼耳子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七)

    處方:海金沙根30克,野菊花根9克,梔子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日。

    (八)

    處方:銀花18克(或忍冬藤30克),甘草1.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日。

    (九)

    處方:白茅根100克,冰糖30克。

    用法:將茅根洗凈,加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濾去渣滓,入冰糖溶化。每日1劑,分2次服完,連服5~7日。

    (十)

    處方:綠豆50克,海帶20克,白糖15克。

    用法:將海帶洗凈,剁碎,置鍋內熬煮至汁盡帶爛,然后與綠豆共搗爛成漿,沖入沸開水150毫升許,加蓋焗片刻,再加白糖調化。每日1劑,分1~2次服完,連服5~7天。

    (十一)

    處方:荸薺粉30克,銀花12克,甘草3克。

    用法:將銀花、甘草置鍋內加清水500毫升,文火熬至200毫升,濾去渣滓,沖入荸薺粉調成糊狀。每日1劑,分1~2次服完,連服3~5天。1歲以下小兒酌減。

    (十二)

    處方:胡蘿卜100克,鮮芫荽10克。

    用法:將胡蘿卜洗凈,連皮切成碎塊,置鍋內加水適量煮爛,然后加芫荽再煮片刻,食鹽少許調味。每日1劑,連渣帶汁分1~2次服完,連服5~7天。1歲以下小兒只服汁液。

    (十三)

    處方:赤小豆25克,鮮馬齒莧30克。

    用法:將赤小豆洗凈,用溫開水泡軟,鮮馬齒莧搗爛榨取原汁,與赤小豆共搗成漿,沖入沸開水適量,加蓋焗15分鐘,候涼可用。每日1劑,1次服完,連服3~5天。

    (十四)

    處方:粳米50克,土薏米30克,扁豆24克。

    用法:將粳米、土薏米、扁豆共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熬煮成稀粥,加食鹽、生蔥各少許調味,取出候涼。每日1劑,隨意服食。

    (十五)

    處方:臘梅花15克,銀花15克,綠豆30克。

    用法:先將前二味煎水取汁,綠豆煮粥,入藥汁共和勻,加冰糖適量調味。每日1劑,分2~3次服。

    本方及十六、十七方適用于小兒水痘重癥。

    (十六)

    處方:野菊花15克,銀花12克,板藍根15克,梔子9克。

    用法:水煎服。

    (十七)

    處方:鮮竹葉30~40克(干品15~30克),生石膏45~60克,大米50~100克,白糖適量。

    用法:先將竹葉洗凈,與石膏加水煎液,去渣,入大米煮稀粥,白糖調味服食。每日2~3次,連服3~5天。

    (十八)

    處方:紅糖。

    用法:紅糖以白開水調服。

    本方適用于小兒水痘,痘不落痂。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張杲
  •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作者:
  • 作者:
    程杏軒
  •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是總論病證,是治療法則,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作者:
  • 作者:
    趙濂
  • 作者:
  • 《原機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