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P波前1/3代表右心房除極,中1/3代表右左心房共同除極,后1/3代表左心房除極。P波在肢體導聯(lián)呈鈍園形,有時有輕度切跡成雙峰,雙峰間距Tv1。
Q-T間期從QRS波群開始至T波終了,代表心室肌除極和復極全過程所需的時間,Q-T間期的長短與心率的快慢有密切關(guān)系,心率越快,Q-T間期越短,反之則越長。心率在70次/min時,成年男性Q-T間期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總結(jié)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P波前1/3代表右心房除極,中1/3代表右左心房共同除極,后1/3代表左心房除極。P波在肢體導聯(lián)呈鈍園形,有時有輕度切跡成雙峰,雙峰間距Tv1。
Q-T間期從QRS波群開始至T波終了,代表心室肌除極和復極全過程所需的時間,Q-T間期的長短與心率的快慢有密切關(guān)系,心率越快,Q-T間期越短,反之則越長。心率在70次/min時,成年男性Q-T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