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bǔ)。
查古籍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bǔ)。
《濟(jì)陰綱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著。十四卷。對明.王肯堂《證治準(zhǔn)繩》中的女科,加以評釋圈點(diǎn)而成書。
凡欲知病色.必先知平色.蓋平人之色.不浮不沉.不清不濁.不微不甚.不散不摶.光明潤澤.血華其色也.五臟生成篇曰.生于心.如以縞裹朱.生于肺.如以縞裹紅.生于肝.如以縞裹紺.生于脾.如以縞裹栝蔞實(shí).生于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夫縞者.白絹也.絹之白.猶膚之白也.絹之光明潤澤.猶膚之光明潤澤也.光明者.神氣之著.潤澤者.精血之充.其曰朱.謂其色之正赤也.曰紅.謂其白之間赤也.曰紺.謂其青之間赤也.曰栝蔞實(shí).謂其黃之間赤也.曰紫.謂其黑之間赤也.赤者.血色也.縞者.膚色也.其青赤黃白黑雖不同.要皆有血色之赤.以間乎其中焉.膚色之白.以包乎其外焉.惟此朱紅紺紫者.隱于膚之內(nèi).而光明潤澤者.顯于膚之外.故曰.如以縞裹.蓋五色之著.欲其間見.不欲其獨(dú)呈.欲其合于中.不欲其露于外也.五臟之所生也.四時(shí)之所成也.氣血華其色.精神彰于面焉.此所謂平人也.平人者何.無病者也.知其平之為無病.可知其不平之為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