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科正宗》 癰疽陽癥歌第三

    癰疽不論上中下,惟在陰陽二癥推,發(fā)背雖有正與偏,要取高低兩樣看。純陽初起必 腫,更兼身熱有微寒,頂如尖字高突起,腫似彎弓根有盤。七日之間多 痛,二七之間膿漸漫,動息自寧食知味,二便調(diào)勻無瀉干。腫消膿潰精神爽,脫腐生新氣血完,五善自然臻并至,七惡全無半點干。痛便隨膿減,腫退自肌寬;新肉已生紅艷艷,腐皮自斂白漫漫,一身多爽快,五臟盡和歡。此屬純陽俱易治,百人百可保全安。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
  • 作者:
    吳謙
  • 作者:
  • 作者:
    史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