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科樞要》 論瘡瘍欲嘔作嘔(五)

    作者: 薛己

    瘡瘍作嘔,不可泥于毒瓦斯內(nèi)攻,而概用敗毒等藥。如熱甚 痛,邪氣實也,仙方活命飲解之。作膿 痛,胃氣虛也,托里消毒散補之。膿熟脹痛,氣血虛也,先用托里散,后用針以泄食而嘔者,托里益中湯。中虛寒淫而嘔者,托里溫中湯。肝木乘脾土而嘔者,托里抑青湯。

    胃脘停痰而嘔者,托里清中湯。脾虛自病而嘔者,托里益黃湯。郁結(jié)傷脾而嘔者,托里越鞠湯。若不詳究其源,而妄用攻毒之藥,則腫者不能潰,潰者不能斂矣。丹溪雖曰∶腫瘍時嘔,當(dāng)作毒瓦斯攻心治之。潰瘍時嘔,當(dāng)作陰虛補之。殊不知此大概言之耳,即《內(nèi)經(jīng)》諸痛癢瘡,皆屬心火之意。況今之熱毒內(nèi)攻而嘔者寡,脾胃虛寒而嘔者多,豈可執(zhí)前圣之言,而藥今

    【治驗】

    進士張德泓背疽,微腫微赤,飲食少思,余用六君等藥,膿成而潰;再用大補陽氣之類,肉胃氣虛憊,非瘡毒也。彼云∶果因侵晨登廁,聞穢氣始作,信夫,先生胃虛之說也。用托補一男子腹患癰,腫硬不潰,乃陽氣虛弱;嘔吐少食,乃胃氣虛寒;法當(dāng)溫補脾胃。假如腫赤胃氣,或感寒邪穢氣而嘔者,雖腫瘍,猶當(dāng)助胃壯氣。彼不信,仍服攻伐藥,而果歿。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鎦洪
  • 作者:
  • 作者:
    洪遵
  • 作者:
    曾世榮
  • 作者:
    曹世榮
  • 作者:
    李珣
  • 本書是河南省杞縣解放前的名醫(yī)翟竹亭先生的遺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開封專署衛(wèi)生局以石印本問世,此由開封醫(yī)學(xué)??茖W(xué)校張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礎(chǔ)上整理而成。全書凡十七門,二百三十七案。各門有總論,說明病源同異;每病有醫(yī)案,辨證論治,方法簡便。重以溫疫險惡證案,內(nèi)外婦幼各科雜證兼?zhèn)?,所論簡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敗的誤診教訓(xùn),亦詳為記載。可供臨床醫(yī)師參考運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