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科心法要訣》 黃水瘡

    黃水瘡如粟米形,起時作癢破時疼,外因風邪內(nèi)濕熱,黃水浸淫更復生。

    【注】此證初如粟米,而癢兼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隨處可生。由脾胃濕熱,外受風邪,相搏而成。宜服升麻消毒飲,熱甚外用青蛤散敷之,濕盛碧玉散敷之即效,痂濃用香油潤之,忌見水洗。

    黃水瘡圖(圖缺)

    升麻消毒飲

    當歸尾 赤芍 金銀花 連翹(去心) 牛蒡子(炒) 梔子(生) 羌活 白芷紅花 防風 甘草(生) 升麻 桔梗每味用二錢為大劑,一錢五分為中劑,一錢為小劑。水二盅,煎八分,食遠熱服。

    如瘡生頭面,減去歸尾、紅花。

    【方歌】升麻消毒卻風濕,歸芍銀花翹蒡梔,羌芷紅花防草桔,黃水浸淫服漸失。

    青蛤散(見鼻部鼻 瘡)

    碧玉散(見面部燕窩瘡)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