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科心法要訣》 淵疽

    淵疽肝膽憂恚成,生于肋下硬腫疼,潰破有聲內膜透,未潰當服護膜靈。

    【注】此證因憂恚太過,以致肝膽兩傷而成。生于肋下,初起堅硬,腫而不紅,日久方潰,得稠白膿者順,如豆?jié){水者險。瘡口有聲,似乎兒啼,此屬內膜透也。即于陽陵泉穴,灸二七壯,其聲即止,穴在膝臏骨外 下一寸陷中,蹲坐取之即得。內外治法,皆同肋疽。凡肋、胸、脅、腰、腹空軟之處發(fā)癰疽者,當在將潰未潰之際,多服護膜散,可免透膜之患。

    淵疽圖(圖缺)

    護膜散

    白蠟 白芨(各等分)

    共研細末,輕劑一錢,中劑二錢,大劑三錢,黃酒調服,米湯亦可。

    【方歌】護膜散內二味藥,白蠟白芨為細末,或酒或以米湯調,將膿預服不透膜。

更多中醫(yī)書籍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經》有關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
  • 作者:
    ?
  • 作者:
    王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