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時的配方手冊。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凡閱人之病.必先視其形色.而后與脈病相參.誠識于始.以決其終.百無一失矣.曷言之.陰病見陽色.腮顴紅鮮.陽病見陰色.指甲呈青.此二者俱死.又身熱脈細.唇吻反青.目珠直視者死.面如涂脂.色若土黃、油膩、黑氣涂抹者死.唇舌干焦.鼻生煙煤.眼神透露者死.形容憔悴.精神昏短.身形縮小者死.喘粗氣短.鼻 睛露.語言譫妄者死.循衣摸床.遺尿失禁.撮空者死.頭低項軟.眼視無神.吸吸短氣者死.皮破無血 肉綻爛班.麻木不知痛庠者死.齒黃色如煮豆.唇白反理無紋.耳黑枯焦不聽.人中縮而坦平.口張氣出無回閉.鼻煽相隨呼吸行.汗出如珠不散.痰若膠而堅凝.出血紅如肺色.指甲彎而滯青.神昏神浮.神亂神離.緇衣生滿面.黑氣慘天庭.逢之都沒命.法在此中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