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浴兒法一十一首

    崔氏初生浴兒良日,此謂初生浴兒,以后重浴亦吉,寅卯酉日大吉,壬午丁未癸巳日兇又浴兒虎頭骨湯,主避除惡氣,兼令兒不驚,不患諸瘡疥方。

    虎頭骨(五兩) 苦參(四兩) 白芷(三兩)

    上三味切,以水一斗煮為湯,內(nèi)豬膽汁少許,適寒溫以浴兒良。

    又療兒若卒客忤中人,吐下不乳哺,面青黃色,變弦急者,以浴之方。

    取錢七十文,以水三斗,煮令有味,適寒溫浴兒良。

    又療兒生三日浴除瘡方。

    桃根 李根 梅根(各八兩)

    上三味切,以意著水多少,煮令三四沸,以浴兒。

    又療少小卒寒熱不佳,不能服藥,六物莽草湯浴兒方。

    莽草 丹參 蛇床子 桂心(各三兩) 菖蒲(半斤) 雷丸(一斤)

    上六味 咀,以水三斗,煮三五沸,適寒溫浴兒避日向陰處。

    又療少小身熱,一物李葉湯方

    李葉無多少以水煮,去滓以浴兒良。(忌準前)

    又方:白芷煎湯浴兒佳,根苗皆得。

    又方:苦參湯浴兒良。

    又凡尋常浴兒,不緣別療諸病。只就浴者方。

    湯熟添少許清漿水,一捻鹽,浴兒,浴訖以粉摩兒,既不畏風(fēng),又引散諸氣。

    又兒不用數(shù)浴,數(shù)浴多背冷,令兒發(fā)癇,其湯必適寒溫得所。

    又療少小壯熱,不能服藥,宜此十二物寒水石粉散方。

    寒水石 芒硝 滑石 石膏 赤石脂 青木香 甘草(炙) 大黃 黃芩 芎 麻黃(去節(jié)) 牡蠣(熬)

    上藥各等分,搗篩,以粉一升和藥屑三合,復(fù)下篩,以粉粉兒,日三,熱退即止。(本方有防風(fēng)無牡蠣)又少小盜汗,三物黃連粉方。

    黃連 牡蠣(熬) 貝母

    上藥各等分搗篩,以粉粉兒良。(出第十上卷中)

    剃兒頭法一首崔氏初剃兒頭良日,寅丑日吉,丁未日兇。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