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產(chǎn)后下痢方四首

    廣濟療產(chǎn)后腹痛氣脹,肋下妨滿不能食,兼之微痢方。

    茯苓 人參 濃樸(炙各八分) 甘草(炙) 橘皮 當歸 黃芩(各六分)

    上七味搗散,以飲下方寸匕,日三度,漸加至一匕半。

    又療產(chǎn)后下痢,赤石脂丸方。

    赤石脂(三兩) 甘草(炙) 當歸 白術(shù) 黃連 干姜 秦皮(各二兩) 蜀椒(汗)附子(炮各一兩)

    上九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桐子,酒服二十丸,日三良,忌如常法。

    深師療產(chǎn)后下痢,膠蠟湯方。

    粳米(一合) 蠟(如雞子一枚) 阿膠 當歸(各六分) 黃連(十分)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半先煮米,令蟹目沸,去米納藥煮,取二升,入阿膠蠟消烊,溫分三兩服。

    千金療產(chǎn)后下痢腹痛,當歸湯方。

    當歸 龍骨(各三兩) 干姜(一兩) 白術(shù)(二兩) 甘草(炙一兩) 附子(炮兩)熟艾(一兩) 芎 (二兩半)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為三服,日三,一日令盡。(出第三卷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