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氣淋者,腎虛膀胱熱氣脹所為也,膀胱與腎為表里,膀胱熱,熱氣流入胞,熱則生實,令胞內(nèi)氣脹,則少腹?jié)M,腎氣不能制其小便,故成淋耳,其狀膀胱小便皆滿,尿澀常有余瀝千金療氣淋方。
灸關(guān)元五十壯。
又方:挾玉泉相去一寸半,灸三十壯。
又方:水三升,煮豉一升,一沸去滓,納鹽一合,頓服之。
又方:搗葵子末,湯和服方寸匕。
又方:空腹單茹蜀葵一滿口。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時的配方手冊。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源氣淋者,腎虛膀胱熱氣脹所為也,膀胱與腎為表里,膀胱熱,熱氣流入胞,熱則生實,令胞內(nèi)氣脹,則少腹?jié)M,腎氣不能制其小便,故成淋耳,其狀膀胱小便皆滿,尿澀常有余瀝千金療氣淋方。
灸關(guān)元五十壯。
又方:挾玉泉相去一寸半,灸三十壯。
又方:水三升,煮豉一升,一沸去滓,納鹽一合,頓服之。
又方:搗葵子末,湯和服方寸匕。
又方:空腹單茹蜀葵一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