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血淋方五首

    病源血淋者,是熱淋之甚者,則尿血,謂之血淋,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經(jīng)絡(luò),循環(huán)腑臟,勞熱甚者,則散失其常經(jīng),溢滲入胞而成血淋也。(出第十四卷中)

    廣濟療血淋不絕,雞蘇飲子方。

    雞蘇(一握) 竹葉(一握切) 石膏(八分碎) 生地黃(一升切) 蜀葵子(四分末湯成下)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和葵子末,分溫二服,如人行四五里久,進一服。(古今錄驗范汪同)又療血淋小便磣痛方

    雞蘇(二兩) 滑石(五兩碎) 生地黃(半斤) 小蘇根(一兩) 竹葉(二兩) 通草(五兩) 石膏(五兩碎)

    上七味細銼,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并出第四卷中)

    千金療血淋方。

    石葦(去毛) 當(dāng)歸 芍藥 蒲黃(各等分)

    上四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文仲同出第二十一卷中)

    備急陶氏療淋下血二升者方。

    取苧麻根十枝,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一服血止,神驗。(肘后古今錄驗同)

    又方:灸足大趾前節(jié)上十壯良。(并出第六卷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