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深師濃樸湯。療冷實(shí)。服溫脾湯不瘥。乃服此湯方。
濃樸(四兩炙) 桂心(二兩) 枳實(shí)(三兩炙) 生姜(五兩)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相去五里久。不過五劑。忌生蔥。
又溫脾湯。療脾胃中冷結(jié)實(shí)。頭痛壯熱。但苦下痢?;蚶錅喟兹玺~腦方。
人參(一兩半) 干姜 附子(炮各二兩) 大黃(三兩)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分為三服。忌豬肉冷水。
又大溫脾湯。療脾胃中冷。不得食。又谷不消。響響脹滿。時苦下痢方。
黃芩 人參 芍藥 附子(炮各一兩) 甘草(炙) 干姜 大黃 濃樸(炙各二兩)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八合。分為三服。亦可四服。得下佳。不下須臾復(fù)服。
甚良。忌豬肉海藻菘菜。(并出第二十一卷中)
千金翼溫脾湯。主脾氣不足。虛弱下痢。上入下出方。
干姜 大黃(各三兩) 人參 附子(炮) 甘草(炙各二兩)
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為三服。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深師文仲同)又溫脾湯。主脾氣不足水谷下痢。腹痛食不消方。
半夏(四兩洗) 干姜 赤石脂 白石脂 濃樸(炙) 桂心(各三兩) 當(dāng)歸 芎 附子(炮) 甘草(炙) 人參(各二兩)
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羊肉餳生蔥。
又建脾湯。主脾氣不調(diào)。使人身重如石。飲食即嘔。四肢酸削不收方。
芍藥 甘草(炙) 黃 (各一兩) 生姜(二兩) 生地黃(一兩) 白蜜(一升)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蜜攪令調(diào)。煎令微沸。服八合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蕪荑。(深師同出第十七卷中)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xiàn)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xiàng)。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深師濃樸湯。療冷實(shí)。服溫脾湯不瘥。乃服此湯方。
濃樸(四兩炙) 桂心(二兩) 枳實(shí)(三兩炙) 生姜(五兩)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相去五里久。不過五劑。忌生蔥。
又溫脾湯。療脾胃中冷結(jié)實(shí)。頭痛壯熱。但苦下痢?;蚶錅喟兹玺~腦方。
人參(一兩半) 干姜 附子(炮各二兩) 大黃(三兩)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分為三服。忌豬肉冷水。
又大溫脾湯。療脾胃中冷。不得食。又谷不消。響響脹滿。時苦下痢方。
黃芩 人參 芍藥 附子(炮各一兩) 甘草(炙) 干姜 大黃 濃樸(炙各二兩)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八合。分為三服。亦可四服。得下佳。不下須臾復(fù)服。
甚良。忌豬肉海藻菘菜。(并出第二十一卷中)
千金翼溫脾湯。主脾氣不足。虛弱下痢。上入下出方。
干姜 大黃(各三兩) 人參 附子(炮) 甘草(炙各二兩)
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為三服。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深師文仲同)又溫脾湯。主脾氣不足水谷下痢。腹痛食不消方。
半夏(四兩洗) 干姜 赤石脂 白石脂 濃樸(炙) 桂心(各三兩) 當(dāng)歸 芎 附子(炮) 甘草(炙) 人參(各二兩)
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羊肉餳生蔥。
又建脾湯。主脾氣不調(diào)。使人身重如石。飲食即嘔。四肢酸削不收方。
芍藥 甘草(炙) 黃 (各一兩) 生姜(二兩) 生地黃(一兩) 白蜜(一升)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蜜攪令調(diào)。煎令微沸。服八合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蕪荑。(深師同出第十七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