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鬼疰方二首

    病源注之言住也。言其連滯停住也。人有先無他病。忽被鬼排擊。時或心腹刺痛。或悶絕倒地。如中惡之類。其得瘥之后。余氣不歇。停住積久。有時發(fā)動。連滯停住。乃至于死。

    死后注易旁人。故謂之鬼疰也。(出第二十四卷中)

    古今錄驗神秘丸。療鬼疰邪忤。飛尸。疰擊。犬馬嚙。蜂蛇毒螫。盡皆消除方。

    大黃(四兩) 硝石(三兩熬) 巴豆(去心皮熬) 雄黃(研各二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丸如小豆。先食服二丸。日一服。忌野豬肉蘆筍。(出第七卷中)

    崔氏蜀金牙散。療鬼疰風(fēng)邪。鬼語尸疰?;蛟诩姑{。流無常處。不喜見人。意志不定。

    面目脫色。目赤鼻張。唇焦爪甲黃方。

    金牙(一分研) 蜈蚣(炙) 蜥蜴(石上者炙) 附子(炮各一枚) 人參(四分) 蜣螂(七枚炙) 徐長卿鬼臼(二分) 野葛(一分草(炙) 蛇蛻皮(炙) 露蜂房(炙) 曾青(無藍(lán)青代別研)膏(五分研) 茹((炙各二分) 野狼牙(四分) 亭長(七枚炙) 貝母(二枚) 凝水石(五分) 牛黃(別研) 胡燕屎(各四分) 桔梗(三分) 鐵精(一分研)

    上四十五味搗篩為散。先食酒服一刀圭。日再。不知稍增之。有蠱隨大小便出也。忌豬肉冷水生蔥海藻菘菜生血物貍?cè)狻#ㄉ顜熐Ы鹜龅谄呔碇校?/p>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