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天行口瘡及口干苦方四首

    《病源》發(fā)汗下后,表里俱虛,而毒瓦斯未盡,熏于上焦,故喉口生瘡也。(出第九卷中)

    《深師》療天行熱盛,口中生瘡。酪酥煎丸。

    酪酥(三合) 蜜(三合) 大青(一兩)

    上三味,合煎三沸,稍稍敷口,以瘥為度。

    又口瘡方

    取蛇莓五升,搗,絞取汁,稍稍飲之。(并出第十四卷中)

    《集驗》療天行熱病口瘡。升麻湯方。

    升麻(二兩) 通草(四兩) 射干(二兩) 羚羊角(三兩屑) 芍藥(三兩) 生蘆根(切一升)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如人行五里更服。(《古今錄驗》同)又療天行熱病口苦,下氣除熱,喉中鳴。石膏蜜煎方。

    石膏(半斤碎) 蜜(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石膏取二升,乃納蜜復(fù)煎取一升,去滓,含如棗核許,盡更含。(《千金》同,并出第二卷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