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著成于東漢時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見《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今有清.孫星衍等輯本若干種。 本書收藥物 365 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是后漢以前藥物學的總結。
學術價值:
文獻價值:我國現(xiàn)存最早之藥學著作。
理論價值:初步奠定了藥學理論之基礎。
實用價值:記載之藥物,大多樸實有驗,歷用不衰。
查古籍
(約著成于東漢時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見《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今有清.孫星衍等輯本若干種。 本書收藥物 365 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是后漢以前藥物學的總結。
學術價值:
文獻價值:我國現(xiàn)存最早之藥學著作。
理論價值:初步奠定了藥學理論之基礎。
實用價值:記載之藥物,大多樸實有驗,歷用不衰。
治遺尿 用烏藥為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日二服。
又方 用薔薇根細研,好酒調服。
又方 用白紙一張鋪于所睡席下,待遺于上日干燒存性,為末,酒調與服。
又方 用益智一兩半,酒一碗,煎七分,去渣,溫服。枳殼亦好。
又方 用雞 一具并腸,凈洗燒灰,男用雌者,女用雄者,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服。
又方 用阿膠炒、牡蠣 ,鹿茸酒炙、桑螵蛸酒炙等分為末,糯米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酒下。
治心腎俱虛,神魂不守,小便淋瀝不禁 用赤茯苓、白茯苓等分為末,以新汲水 洗,澄去渣控干,取地黃汁與好酒同于銀石器內熬成膏,和丸如彈子大??招柠}酒嚼一丸。
治內虛里寒,自汗,小便不禁 用白龍骨三兩,訶子十個去核,縮砂一兩去皮,靈砂一兩,為末,糯米粥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酒下。
治睡中遺溺不覺 用燕窩中草燒黑,為末,水調方寸匕服。
治遺溺淋瀝 用桑螵蛸炙焦、白龍骨等分為末。每服二錢匕,空心鹽湯調下,大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