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平按:此篇見《靈樞》卷五第二十六《雜病篇》,又見《甲乙》卷九第一。
頜痛,刺手陽明與頜之盛脈出血。頰痛,刺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經(jīng),立已。
手陽明上頸貫頰,故頰痛皆取之。曲周動脈有足陽明,無手陽明動脈也。
平按:“頜”《甲乙》作“頷”,《靈樞》作“□”?!邦a”《甲乙》作“頷”?!按剃柮鳌薄鹅`樞》、《甲乙》作“刺足陽明”?!鞍慈擞诮?jīng)”《甲乙》作“按經(jīng)刺人迎”。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平按:此篇見《靈樞》卷五第二十六《雜病篇》,又見《甲乙》卷九第一。
頜痛,刺手陽明與頜之盛脈出血。頰痛,刺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經(jīng),立已。
手陽明上頸貫頰,故頰痛皆取之。曲周動脈有足陽明,無手陽明動脈也。
平按:“頜”《甲乙》作“頷”,《靈樞》作“□”?!邦a”《甲乙》作“頷”?!按剃柮鳌薄鹅`樞》、《甲乙》作“刺足陽明”?!鞍慈擞诮?jīng)”《甲乙》作“按經(jīng)刺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