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查古籍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陶節(jié)庵《傷寒六書》) 治熱邪傳里,胃有燥屎,心下硬痛,身熱、口渴、譫語,下利稀水,色純青。
大承氣湯方內(nèi)加人參、當(dāng)歸、甘草、桔梗,姜、棗煎。
黃龍湯即大承氣(湯),加人參歸甘桔比。煎加姜棗治陽明,證物理虛熱結(jié)利。(按∶體質(zhì)氣血虛人,而得陽明胃實之證,或因病誤治致虛,而燥屎猶未去者,不下則邪氣壅實而死,下之又恐正氣益虛而即脫。此方攻補(bǔ)兼施,庶幾不犯虛虛之禍。曰“黃龍”者,大黃得人參為佐,則能神其功用,如龍得云助,升騰上下,莫能測其變化也。)胃有燥屎心下堅,譫語下利純清水。(按∶胃有燥屎,何以又下清水?陶氏《傷寒六書》曰∶“此利非內(nèi)寒而利,乃日逐自飲湯藥而利也,直急下之,名曰結(jié)熱利證?!庇衷弧谩坝贯t(yī)妄謂漏底傷寒,而便用熱藥止之,猶如抱薪救火,誤人死者多矣。”)攻補(bǔ)兼施此法良,老年除去芒硝餌。(老人氣血虛甚者,去芒硝,恐重劫其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