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傷寒》《金匱》方 后漢張仲景著《傷寒》《金匱》兩書,為后世醫(yī)方之祖。其方治病,雖千頭萬緒,而條理不紊。方中之藥,少者僅一二味,而又無所不包括;多者至二三十味,而又無一味不緊切,所以謂之“方祖”。此卷所輯,皆其方也。間附后世數(shù)方,使人從流溯源,知夫熔古化新之妙。學人能于此卷諸方,精思而熟讀之,應(yīng)變無窮矣。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傷寒》《金匱》方 后漢張仲景著《傷寒》《金匱》兩書,為后世醫(yī)方之祖。其方治病,雖千頭萬緒,而條理不紊。方中之藥,少者僅一二味,而又無所不包括;多者至二三十味,而又無一味不緊切,所以謂之“方祖”。此卷所輯,皆其方也。間附后世數(shù)方,使人從流溯源,知夫熔古化新之妙。學人能于此卷諸方,精思而熟讀之,應(yīng)變無窮矣。